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护田小筑:

谁与樽前添美酒,与谁灯下品清茶,何人共赋浣溪沙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自小性格孤僻,平生不善言谈。 诗书一卷笑开颜,最忌无聊扯淡。 杯酒独斟潇洒,闲庭信步悠然。 为吟佳句捻须髯,常把栏杆拍遍。

【教育叙事】换个角度看“问题孩子”  

2017-12-15 11:03:26|  分类: 护田教学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2017-09-25 仪庆林 教育文摘周报


在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,老师们常常会谈到一些“问题孩子”,但如果让我们换个角度看他们,或许他们还很优秀。一位知名校长曾经说过:“我们不要奢望把柳树变成松树,或者把松树变成柳树,学校的任务,是把松树变得更像松树,把柳树变得更像柳树。”我很赞同这一观点。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每个“问题孩子”,都有他们各自的优点。
——孩子做“坏事”也许是源于一时的冲动,没必要过度惩罚。
我做班主任的时候,有一次到班级巡视,路过相邻班级门口,随意往这个班里看了一眼,却招来这个班级一名男生粗俗的辱骂。对此,我并没有深究,我知道我和他没有交集,他没有骂我的理由,唯一的解释也许是为了出风头。我不能因为孩子的一次冲动而毁了他的前程。

任何人都是在不断地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。在人的成长过程中,一点不犯错误的人,绝对没有。孔子弟子三千,贤人七十二,作为七十二贤人之首的颜渊,也只能做到“不二过”(不犯同样的错误)罢了,所以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误,要引导学生改正错误。惟其如此,学生才会不断地成长。
——孩子的“没礼貌”也许缘于缺乏阅历,并不是有意为之。
刚参加工作,我被分到一所农村中学。由于社会阅历匮乏,我拿着派遣证,竟然不知道找校长报到,后在熟人的帮助下才找到吃住的地方。当时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,现在想来,这种做法欠妥,最起码,是不尊重领导。但当时真不是有意为之,只是不知道到单位报到应该走怎样的程序。

大学毕业的我尚且如此,何况现在的学生,所以我们要理解学生,原谅他们的懵懂。
——孩子好打架,也许缘于正义感,我们要加以引导。
我刚担任班主任的时候,班里有个男孩是一名老工人的儿子,独生子。由于父母娇惯,该男孩个性散漫,不爱学习,打架斗殴,更是家常便饭。后来这个学生有所改变,但因为欠账太多,学习成绩一直滞后,最终没有考上大学。

毕业后,这个孩子到了深圳发展。有一天,他晚上下班回家,遇到一群地痞正在抢劫一名老太太,便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,与这些地痞展开搏斗,直至警察到来,他因此受了很重的伤。他此次的举动,和以往的行为相比,截然相反。想他以往的打架斗殴,也应该有其特殊的原因,只是我当时没有用心去观察,去分析,去了解罢了。

当然,我不是说好打架的人都是好人,我意在表达我们的学生本质上是不坏的,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看,并加以引导,也许会化腐朽为神奇。
——孩子叛逆,也许隐含着极大的潜力。
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约瑟夫·阿伦教授认为,孩子适当地与父母顶嘴,相当于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能与他人交流、讨论问题的“实地演练”场景,这样既可以激发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,又能促使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,让他们更愿意开动脑筋去想问题,来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。这个过程,也更有助于培养孩子们以后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协调能力。

阿伦表示,孩子在家庭中拥有“争论能力”,就不容易染上不良习性,因为获得的“争论权”,会让孩子树立起对自己意见的自信心,能自觉地抵制各种诱惑。反过来,一味顺从父母意见的孩子,始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,也不太敢于拒绝朋友的诱惑。所以,从这点来说,爱顶嘴的孩子还不易学坏。所以,为人师者,要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叛逆的学生。

我曾在网上看到了一段关于英国首相布莱尔的文字——

英国首相布莱尔年轻时非常“叛逆”:上中学时,为了逃课,14岁的他差点登上了从纽卡斯尔到巴哈马的飞机;上大学后,他还是一副嬉皮士打扮,长发披肩,尤其偏爱印度式宽松上衣,成为了牛津的一道风景;他还亲自组建了一支名为“丑恶谣言”的乐队,遗憾的是并不受同学们欢迎。

但这样叛逆的人最后却做了英国的首相。
——内向、性格古怪的孩子,也有值得欣赏的地方。
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书院读高中的时候,有一次,他的班主任沈元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古典数学题为“韩信点兵”。大家都闷头算起来,陈景润很快小声地回答:“53人。”全班为他算的速度惊呆了。沈老师看着这个平素不爱说话的学生,问他是怎么得出来的。陈景润的脸红了,说不出话,最后是用笔在黑板上写出了方法。沈老师高兴地说:“陈景润算得很好,只是不敢讲,我帮他讲吧!”

沈老师讲完,又介绍了中国古人对数学的贡献,并鼓励说:“我们不能停步,希望你们将来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,比如有个‘哥德巴赫猜想’,是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,人们把它比作皇冠上的明珠,你们要把它摘下来!”

课后,沈老师问陈景润有什么想法,陈景润说:“我能行吗?”沈老师说:“你既然能自己解出‘韩信点兵’,将来就能摘取那颗明珠。天下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啊!”陈景润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,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,他的成功与沈元老师对他的评价密不可分。

每一位教师在教学生涯中都可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“问题学生”。如何看待“问题学生”,如何对待“问题学生”,将会影响这些“问题学生”的一生。为人师者,要谨慎为之,要学会换个角度看待“问题学生”,以大爱之心包容他们。如此,这些“问题学生”也会活出自己的精彩。

(内蒙古赤峰市锦山蒙中)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19)| 评论(3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